
2025年4月4日,中国市场监管总局的一纸公告撕开了全球化工巨头最后的遮羞布:
这家横跨火药、化工、生物科技的美国百年企业,从1802年剽窃中国四大发明起家,到技术垄断霸权,杜邦财团的发家史浸透着鲜血!
1802年,法国移民杜邦在美国特拉华州建起黑火药工厂——技术的源头正是中国四大发明之一的火药。
当八国联军用杜邦生产的黑火药轰开紫禁城时,这个靠剽窃起家的企业,已在全球累计卖出50亿磅火药——却从未向文明的源头支付过分毫专利费!
南北战争(1861-1865):向联邦军供应400万磅火药,利润率高达300%,奠定“军火之王”地位。
一战(1914-1918):资产从7500万美元飙升至3亿美元,垄断协约国40%火药供应。
二战(1939-1945):承接曼哈顿计划关键材料研发,获得210亿美元军方订单,仅尼龙降落伞就吞噬全球70%产能。
冷战(1947-1991):凯夫拉防弹材料成为美军标配,每架F-16战斗机消耗1.2吨特氟龙涂层,杜邦借此渗透航空航天产业链。
靠着“战争—技术—垄断”的循环,杜邦财团将黑火药时代的暴力基因,转化为和平年代的“隐形军火商”模式。
当杜邦的实验室诞生出特氟龙(聚四氟乙烯)时,没人想到这将成为21世纪最黑暗的工业污染事件。
1951年,杜邦开始将生产特氟龙的原料全氟辛酸(PFOA)肆意倾倒,污染土壤与河流长达50年。
直到2000年,律师罗伯特·比洛特因调查死牛案,才揭穿这个惊天谎言:杜邦内部1985年就知PFOA致癌,却用三大阴招掩盖线. 钻法律空子
如果说特氟龙是杜邦的“毒矛”,那么Tyvek材料就是它的“金盾”。这种1955年发明的闪蒸纺丝材料,垄断中国医疗防护市场80%份额。
从1802年特拉华河畔的黑火药作坊,到2025年市值千亿美元的材料帝国,这个被《财富》杂志称为“工业界吸血鬼”的家族,用223年时间在华尔街织就了一张不死的资本网。
任何依靠技术剽窃、环境掠夺、市场霸权浇筑的商业帝国,终将在觉醒的规则与正义面前土崩瓦解