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与鸟儿一同消失的,还有这片土地上最早的主人——印第安原住民。他们曾友好地欢迎远道而来的殖民者,教给他们在这片大陆生存的知识。可日月渐长,殖民者露出了线年,针对印第安人的《文明开化基金法》开始,美国制定了一系列法律和政策打压印第安文化。1830年,安德鲁·杰克逊总统签署《印第安人迁移法》,逼迫原住民到条件恶劣的保留地生活。在臭名昭著的西迁事件“眼泪之路”中,至少4000名切诺基人死在路上。
在美国50个州里,有半数州的名字自印第安语而来,但今天,当看到堪萨斯、马萨诸塞、明尼苏达时,我们不会记得它们的来由。
在密西西比河下游,油田已代替了棉田。石油公司和工厂遍地开花,这些工厂污染了当地的环境,让许多当地居民罹患癌症,白人撤出了社区,留黑人在此居住。在新奥尔良的奥杜邦水族馆,因飓风造成的断电,让鱼像风干的颜料一样等待死亡。
奥杜邦的《美国鸟类》被誉为19世纪最伟大和最具影响力的著作之一,它的伟大性不容置疑。但奥杜邦是如何绘制这些鸟儿的,这个过程恐怕不太光彩。
近年,因为奥杜邦的黑历史,全美的奥杜邦协会在大量投诉下面临改名的压力——经过探讨后,协会决定在保留总会的名称,分会可以自行更改名字。
《美国鸟类》特别将镜头对准了几幅纽约街头的奥杜邦壁画。这些笔触精致的壁画在人类眼里自然是艺术品——但它和旋转木马上的动物、水族馆里的鱼一样,都是人类对自然的微缩和复制。人类无法掌控自然,却经常生出可以主宰一切的幻想。
人们对奥杜邦的赞颂,对自然的赞美,对鸟类的保护,究竟是真心实意的忏悔,还是一种迎合政治正确的伪善?这是《美国鸟类》在反思人文自然破坏以外,抛给观众的又一个问题。
《美国鸟类》的哭声虽然遥远,但如果从现在开始改变,也许天空中的鸟儿会消失得慢一些。
纪录片《美国鸟类》已在欢喜首映独播上线,欢喜首映作为会员制与收费点播相结合的精选电影平台,为互联网用户甄选海内外优质影视内容,国产佳作如《梅艳芳》(电影版&剧集版)《学爸》《满江红》《误杀》《一秒钟》《疯狂的外星人》《夺冠》《南方车站的聚会》《风犬少年的天空》等,海外佳作如《幻灭》《国王之夜》《定制男友》《万物生灵》(共三季)《舞台剧》等。目前,欢喜首映已覆盖PC、移动、电视三大终端,总下载次数超过3800万,累积付费用户超过1100万。
欢喜首映是欢喜传媒旗下的流媒体播放平台,欢喜传媒作为一家创新性影视内容投资、制作及流媒体播放平台公司,一直秉持“内容+渠道”双轮驱动的发展策略。
欢喜传媒在“内容为王”的主线策略上稳扎稳打,致力透过与优秀导演及专业创作团队深耕优质多元化的影视作品。2023年,欢喜传媒第一出品春节档电影《满江红》以45.44亿票房拿下年度票房冠军,出品电影《学爸》在暑期档取得6.14亿票房,两部电影票房之和约占当年全国总票房的10%,且均已上线欢喜首映。
此外,欢喜传媒出品的待映电影还包括:陈可辛执导,章子怡主演的《酱园弄》;陈可辛执导,胡歌、Vincent Cassel及郝蕾等主演的《独自·上场》;顾长卫执导,葛优及王俊凯主演的《刺猬》;陈大明执导,张涵予主演的《以父亲之名》;张国立执导及编剧,周冬雨主演的《朝云暮雨》;陈佩斯执导并主演的《戏台》;李阳执导,张若昀及钟楚曦主演的《从21世纪安全撤离》;王小帅监制,邬迪执导的《上山》等重量级影片。
在相继与猫眼、中央宣传部电影卫星频道节目制作中心(CCTV6)旗下电影新媒体平台1905电影网、百视通电视终端以及字节跳动、哔哩哔哩、华为、小米、芒果TV、中国移动、极米投影仪、创维、海信、TCL等达成战略合作后,欢喜传媒也在积极入局车载视频娱乐新赛道,与斑马智行及多家车企品牌陆续展开合作,接下来将继续与各大互联网及娱乐企业合作,吸引更广泛的用户群,掌握付费在线观影潮的机遇,进一步推进“欢喜首映”与欢喜传媒发展。